中老年人轻信谣言并转发 大学生辟谣“得罪”姑丈被教育
原标题:中老年人轻信谣言并转发 大学生辟谣“得罪”姑丈被教育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越来越多的得罪中老年人玩起了朋友圈,同时,中老一些谣言也得以轻易传播。年人一个值得玩味的轻信现象,在形形色色的谣言育谣言传播链条中,中老年人是并转辟谣被教“中招”的最大群体,“爸妈朋友圈”俨然成为谣言泛滥的学生重灾区。
谣言的姑丈始作俑者出于某些目的,花样不断翻新,得罪而轻信和传播的中老人群不仅给自己带来困惑,还给社会产生了很大危害,年人譬如此前“打针西瓜”、轻信“塑料紫菜”等谣言就给种植户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谣言育
不久前,并转辟谣被教外地一名小伙在亲戚群辟谣,学生被长辈“踢出”群,引发热议。无独有偶,近日,厦门一名小伙针对姑父转发的信息“耿直”辟谣,事后却被长辈责备。
中老年群体为何热衷转发一些谣言?晚辈又该如何应对?
姑丈转发谣言大三学生辟谣被长辈教育
小蔡是厦门某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一提到长辈们的朋友圈,以及亲戚群里每天都出现的谣言,他便摇头苦笑:“我现在都设置消息免打扰了,有些内容实在太假了,怎么那些大人都在传?”
他说,父母和一些长辈经常在朋友圈和群里转发养生、安全提醒等方面的文章,有时候很严肃地告诉晚辈们要注意,但这些内容一看标题就知道不靠谱。
他说起前不久遭遇的一件尴尬事:“上个月,我们家族群里又发上来一条信息,我扫了一眼,发现没有科学依据啊,是假的。”当时,他大姑丈发的《桶装水打开后3天没喝完不能喝了!致癌!》。他就回了一句话,说这是谣言,不要再转发这种了,不会致癌的。他发完信息,大姑丈留言“还是尽快把水喝完,谁知道呢”。过后,群里一片沉寂。
“那天下午我妈看到信息后回家骂我,说怎么没大没小的,不应该说那些话,姑丈也是好意提醒。”小蔡说。
几天后的一次家庭聚餐,小蔡遇到了大姑丈和几个姑姑,“我小姑就过来说,以后对大人说话要有礼貌。然后其他几个姑姑也七嘴八舌说我不对,我哪里不对了?”
过了一段时间,亲戚群里再次出现《白米饭――垃圾食品之王》的“科普”文章。这次小蔡“学乖了”,“我就当没看见,反正总有人辟谣的”。有时候,他的爸妈朋友圈也会转一些这种谣言,他就当面说不要信,但爸妈还是将信将疑的样子。
小蔡坦言,长辈有时确实是出于关心家人的目的发这些信息,但是,一些耸人听闻的暴力新闻,都没有核实过也转发,就是瞎起哄了。而因这样的小事让亲戚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和尴尬,也是得不偿失。
婆婆轻信谣言自己在家熬草药治“三高”
何女士从事教育行业,婆婆今年62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平时和和美美的小家庭,因为微信信息也闹出了一些笑话。
何女士的婆婆年纪大了,以前用的是老人机,看到身边的老姐妹们用智能机,也买了一台。何女士就手把手教会婆婆使用微信语音聊天,还帮婆婆加入了姐妹们的群。
不久她发现,婆婆每天有空就捧着手机聊天,看信息,乐此不疲。“她居然也开始转那些谣言了,大多和医疗、食品安全有关。有些确实有点道理,但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啊。我们跟她说,她就笑笑,说写得挺好的。”“有一次,她买回来一堆莫名其妙的草药,回来就熬水喝,说是朋友圈看到的,可以降‘三高’。”何女士当即觉得事态严重,劝婆婆说高血压不要乱吃草药。但婆婆嘴上答应,还是偷偷熬药。
眼看一天天过去,何女士“急中生智”,故意说预约了一个知名医生,专治“三高”的,带婆婆去检查。在医生那里,她顺便把婆婆煮草药的事咨询了一下,医生马上提出反对,说草药并不能替代降压药。医生向她们普及了“三高”知识,这次婆婆终于信了,回家就把草药扔了,还是专业更有说服力。
谣言盘点
每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八成是超50岁中老年人
据相关统计,截至去年9月,登录微信的月活跃老年用户达到5000万人,这一数字仍在大幅增长。调查显示,每个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用户,80%都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
导报记者梳理发现,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奇闻异事以及热点事件等类型的网络谣言,是中老年人关注的重点。此类谣言素材和生活息息相关,多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吸睛。
这类谣言具备以下特征:1.引导关注和转发。文章末尾都会附上二维码,添加诸如“赶紧扩散转发,让亲戚朋友知道真相”之类的语言;2.导入第三方平台。多数会留有导入第三方平台的“阅读原文”按钮,将人们引导至其他平台添加关注;3.是流量主和广告主盈利。依托谣言积攒的高粉丝量吸纳广告,通过广告赚点击量或广告主文案盈利,不惜违法制造“关怀式”“事件类”等谣言;4.引导购买实物。很多谣言文章的末尾都会附上养生食品药品或健康微课宣传图片和购买链接,通过转发打折或发放红包等方式诱惑人们购买。
专家分析
晚辈要多一些陪伴让长辈找到归属感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张文丽老师认为,对于父母们转发的谣言,子女们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倾向:有的子女刚开始会给父母解释,解释不通后演变成争吵,结果“子女不想看,父母不愿听”;更多子女秉持“放任”的态度,只要不牵扯到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任由老人转发。
如何对待长辈的“传谣”?张老师支招:
第一,尊重父母长辈,别试图挑战长辈的世界观。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去试图说服长辈,他们可能不完全理解。另外,不要用斥责的语言来试图扭转长辈的观点,适得其反。
第二,辟谣要抓大放小。比如针对食物相克的谣言,“相信了只不过是少吃一点,牺牲口福,没必要如临大敌。”但是,若谣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就要关注。对于怎么治愈癌症、吃什么可治疗病之类的必须抵制。
第三,让长辈从他们感觉可信的渠道比如权威媒体获得信源。
第四,让“清醒”的长辈成为“意见领袖”。长辈有自己的社交圈,比如广场舞社群,正是食药医疗类谣言传播最多的地方之一,这个社交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可信的。如果能让“父母朋友圈”摆脱谣言,那么请鼓励他们去广场舞社群中传播正确的信息。
此外,社交网络在虚拟空间上的“缺场社交模式”既突破了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限制,又让他们在朋友和亲人处找到归属感,子女应该多一些陪伴。
导报记者林毅彬/文陶小莫/漫画
(责任编辑:娱乐)
-
浦西万达影院做好复映前的准备工作电影院终于可以开业了,你会去看吗?7月16日,根据国家电影局官网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7月20日起有序恢复开放营业。昨日,记者探访中 ...[详细]
-
近几年,有关阿迪达斯的不好言论可以说是非常多了,引得众多网友纷纷不太看好这个品牌,虽然在前期,它在运动体育用品品牌中广有声誉,让人说到运动鞋子都会想起阿迪达斯,但如今,戴在它头上的光环似乎已经随着后继 ...[详细]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主席团昨日上午举行第六次会议。王永礼同志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总监票人关于大会选举计票结果的汇报。会议通过了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和我市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当选人名单; ...[详细]
-
台式炒房輸出日本?台積還沒蓋好,熊本土地變去年3倍價|天下雜誌
「熊本不曾發生這種事!」台積所在地菊陽町,住商用地價格是去年3倍,連熊本市區房租都漲三成。台灣人「逐台積電而居」的置產模式,如何影響不愛炒房的日本人?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 ...[详细]
-
粤喀携手,助力各族群众享优质睡眠_南方+_南方plus日前,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等共同举办“粤喀同心,共筑睡眠健康梦”主题周活动,以学术研讨 ...[详细]
-
郑州CBD三条“严管”街7个月抓拍到上万次违停发布时间:2017-12-19 08:06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河南商报讯记者 王琦 通讯员 姬秀娟)提个醒,再在郑东新区CBD区域乱停车,你可 ...[详细]
-
法国工作室Camelia突然宣布解散 曾众筹30万欧开发JRPG
近期凭借《光与影:33号远征队》大获成功,法国工作室也变得备受世界玩家关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法国工作室日子都好过,曾经众筹募集了近30万欧元的法国工作室Studio Camelia突然宣布解散,旗下新 ...[详细]
-
摘要: 气候变化对葡萄酒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波尔多地区的酒农一直在寻求如何更好地调整栽培模式,守护波尔多葡萄酒的品质与声誉。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网记者马庆伟通讯员罗茜)因为经济条件和社会原因,多少人的父辈母结婚的时候并没有拍婚纱照,错过了定格爱情的瞬间。然而,近日厦门一企业组织员工为父母亲重拍婚纱照,定格那真挚不变的"不老爱情" ...[详细]
-
立法院開議,高房價與低薪是攻防焦點。中國被看衰,經濟真的不行了?物價高漲,日本能走出通縮陷阱?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